一
前天接到一个电话,问我是不是在找工作。简短的几句话,就发给我短信,让我去面试。
心里虽然有些期待和高兴,但也有疑惑。公司刚筹备,招聘岗位也很多,但是对方没看过我资料,也没问我应聘什么岗位,直接约过去面试,怎么想,都是草率呢。
不想浪费彼此时间,甚至为了自己的小自尊,毕竟五十多岁年龄,在职场上无论如何都是个短板。
所以,决定提前问问。
年轻的女孩声音,也是总,我可以理解。全国一百多家公司,全国各地的人都过来帮助新公司开业筹备,也可以理解。问及公司经营什么,开始说珠宝,服装,红酒,最后说到总公司在山东时,我忍不住:明白了。你们是卖房子的。
对方很聪明:那要是不感兴趣,可以不过来了。
我答:我也是研究商业模式的,你们的模式我清楚,不好意思,真不感兴趣。
二
一个多月前,朋友急匆匆的打电话问我,姐,你的款回来了么 ?我买了套房子
我问:怎么这么快,就定好了。
她说是啊,很合适,正好在这边工作,房子很好,在风景区,一眼望去能看见高尔夫球场。
还给我拍了张照片。的确很漂亮。
当我知道在龙口南山集团时,一丝不太妙的预感涌上心头。
我说:买房是大事,千万要慎重哈。再考虑一下。而且,想想,是不是被套路了?
然后我发给她一个招聘启事截屏。
类似这样的招聘广告,微信随处可见。不能说不诱惑人吧?
而我,之所以敏感,除了信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外,还有过去几年保险公司积累的经验,当然,还有和近期我一直在学的商业模式有关。
毕竟,学了苏引华、袁国顺的商业思维课这么久,要是一点长进都没有,也太说不过去了吧?
朋友还是没听我的劝,按照公司的说法,享受到了公司内部员工购买的福利。原价一万多的房子,有优惠价,还有公司给担保的无息贷款,贴补费用,还有赠送的红酒。
去公司学习 期间,先自己买了套房子。
三
办完了手续,冲动心冷静下来,开始反应过来:明明去工作啊,还没挣钱,怎么就先花钱了?
呵呵,不得不佩服,公司高明就在这里。
买了房也是员工啊,依旧可以用上班,而且非常轻松。试用期每天去公司培训,大约一小时即可回家,每天补助70元。一月后转正,按岗位最低可以拿到2500左右工资 。依旧是每天大约一小时培训。内容也大致是公司板块,产品知识,甚至其他人卖房的事迹分享。
很像保险公司吧?
开早会,分享,然后自保件带单上岗。
只不过这家公司还给底薪。
看来他们的精算师比保险公司的还厉害。
自古海边房不太有升值的空间。十几年了,全国多少人买了山东威海,乳山,龙口的房?别人我不知道,自己弟弟买了,原来三四千买的,现在卖就是赔,不卖就是摆设。
龙口的房子居然一万多?乖乖,超出了我的认知了。
我不是房地产专家,但也略知房价上升的地方,大致应是交通便利,人口密集,流动人口较多,有政策红利到来。海边的小城市,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怎么升职。
也许有人会说,那么好,可以养老。
呵呵呵,那你也是太不懂老人心理了。
所谓故土难离,不仅仅是熟悉的地方和人文环境,还有邻居朋友亲人在一起。越老越需要伴。你想和他在一起养老就伴的人,有多大可能和你一起去外地买房子养老?
四
想起了前天招聘的电话。很有意思。
对方让我介绍一下自己的从业经历。我说了超市日化酒水保险公司的经历后,对方直接问我保险行业的经历。
不得不让我开始联想这家公司的模式,真的是采用或者借鉴了保险行业。
开会模式,时间很像保险公司早会。
分享也是保险公司惯用的激励手段。
异地培训是保险公司各种班培训的形式。
从业者增加职业信心的表现之一就是购买本公司的产品。
这家公司如出一辙。
但是,保险公司有基本法管理。产品有备案。自保件也是可以光明正大提到日程上来。
公司呢,也是代理合同完备。
南山集团各地的办事处?
招聘我的发过来的是保定的公司。
新注册?合资?还是代理商?
不想了,有点乱。
我又不想买房子,也不想被套住,既然远离,就不费脑子了。
但是,有句话,不吐不快。
商业模式千变万化,无论如何还要明明白白告知,你情我愿的事,如果中间藏着点什么,或者编个网,给人安排个身份,指南打北,就抬不到桌面上了。
尤其现在社会信任度过低的情况下,老百姓的心已经包裹很严实了,再也禁不起欺骗和伤害了。
本想收笔,很不巧,看到了这个,似乎在佐证我的猜想。
点击资源下载就可以下载了哦
提取码??
提取码下边有呀,提取下载其他信息里就是提取码
提取码是多少
提取码